重巒疊嶂,皚皚雪山,汽車行進在四川西北高原南端漫長的峽谷地帶,經(jīng)過近7小時的顛簸,終于到達遠離了城市喧囂如世外孤寂之地般的四川大渡河項目,也是公司目前唯一一個高原項目。
2021年元旦后,根據(jù)工作安排,我跟隨公司黨建考核慰問工作組第一次走進了公司施工條件最艱苦的大渡河項目。沒到項目前我只知道項目“海拔高、環(huán)境劣”,等我實地走到現(xiàn)場,我才深感這兩個詞語的概括是如此的蒼白。在項目短短兩天的時間,我就體驗到了“黃沙碎石裹著鞋,忽冷忽熱不適應”的生活狀態(tài),而我們有20余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青年員工們每天都“適應”著這里的一切,與高原上惡劣的氣候、瑰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融為了一體,就如同高原上的格?;ǎ殉墙ㄈ恕俺侨酥?,建者擔當”的最美情懷奉獻給了這寧靜而巍峨的雪域高原。二航局“海星獎”優(yōu)秀員工張榮禹便是這批扎根在大渡河項目80、90后青年的代表,他們性格如格?;ò銏皂g,笑容像格?;ㄒ粯訝N爛,彰顯了新時代青年建設者的使命與擔當。
用行動踐行承諾
2019年7月,24歲的張榮禹從成都理工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yè)畢業(yè)加入到城建公司,在新員工培訓臨近結束時,新員工們都懷著忐忑的心情在等待項目分配,面對當時才中標不久的大渡河項目,大家都望而卻步。想著項目地處高原山區(qū),交通不便,晝夜溫差極大,條件艱苦等種種因素,大多數(shù)新員工都在祈禱自己千萬別“中獎”被選派到大渡河項目。唯獨張榮禹主動找到了人力資源部,充滿信心的說“我不怕苦,我能堅持呆下去,我從小在四川涼山的小縣城長大,那里一樣是艱苦地區(qū),我家也住山上,我能適應?!本瓦@樣張榮禹跟隨項目團隊到康定腳木足鄉(xiāng)“安營扎寨”成為了項目首批員工。盡管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初到項目,對高原生活的不適應依然讓他難以忍受。在項目,冬季最低溫度將近零下20℃,紫外線強度也是城市平原地區(qū)的2-3倍,不少員工還出現(xiàn)了缺氧、頭痛頭昏、失眠、流鼻血等高原癥狀。而且當時項目剛進場,駐地的軟硬件設施配備也都還不齊全,加之交通不便,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fā),使得項目條件極其艱苦。
面對這一切,剛參加工作的張榮禹內(nèi)心泛起了嘀咕,“我真的可以堅持下去么?”項目領導看出了這位小年輕的心思,在項目新員工座談會上,特意安排張榮禹作為新員工代表,談感受說想法,鼓勵他將自己的困惑和不安都表達出來。項目領導鼓勵他:“項目再難也攔不住城建人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風景再美也美不過青年人的激情與奉獻。”在項目領導的鼓勵與關懷下,張榮禹重拾信心,堅守承諾,到項目工作快兩年,回家不到五次。
用信念奉獻青春
張榮禹在項目主要負責綜合辦的工作,在項目黨支部“三會一課”的耳濡目染下,他主動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同時還兼任了項目團支部書記。為助力項目安全管理、技術攻關,張榮禹在黨支部的指引下聯(lián)合17名青年員工組建成“雪域先鋒”青年突擊隊。當項目駐地旁的神山村懸索橋因汛期強降水差點被沖毀時,項目青年突擊隊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封鎖橋面,調動挖掘機、裝載機等設備,積極開展搶險工作,連續(xù)4天奮戰(zhàn),最終保住了腳木足鄉(xiāng)100余名村民的唯一通道。項目因駐地偏僻,交通閉塞,長期面臨蔬菜運輸成本高、不新鮮等問題困擾,農(nóng)村出生的張榮禹提出了利用項目駐地旁的荒地自給自足的想法,在項目青年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項目連續(xù)兩年開展“春耕”活動,在高原石頭地里種出了蔬菜,為項目員工的“食”做好了后勤保障。為營造項目“家”的氛圍,豐富員工業(yè)余生活,張榮禹積極向黨支部建言獻策,為項目增設籃球場、乒乓球桌、員工活動室等,定期組織青年員工爬山郊游,與當?shù)夭刈逋伹f聯(lián)誼,以自身行動帶動項目青年熱愛項目,投身到項目施工生產(chǎn)之中。
高原風吹日曬的生活在張榮禹他們這幫像格桑花一樣堅韌的80、90后們身上刻下了成熟的痕跡,強紫外線下曬得黝黑的皮膚和因奔走在一線而沾上了泥沙的工作服,成了他們的標配,他們就像那高原上一朵朵頑強成長、努力綻放的格?;ǎM成了一片五月的花海。(張秋田)